- 美国决定将古巴移出“支恐”名单 古巴:方向正确,但晚了
- 美国白宫新闻秘书让-皮埃尔14日发表声明称,总统已通报美国国会,决定将古巴从美国认定的所谓“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中移除。让-皮埃尔在声明中说,总统拜登还通报国...
中医以“人”为核心,主张身心同治,不单单仅着眼于疾病,更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注重整体观,消渴病的发生多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脏腑常涉及肺、胃、肾、肝、胆、脾等多个脏腑,《伤寒论》中记载:“阴阳和者,必自愈”。因此,在治疗上更强调调整脏腑气血阴阳平衡,整体调节,从而恢复脏腑功能,既降糖,又预防。
02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中医历来注重“治未病”的思想,《黄帝内经》中“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论述,《温热论》中:“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皆进一步阐释了“治未病”的含义,即在疾病过程中主动采取措施,防变于先,控制病势发展。对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在饮食和运动基础上予以中药治疗可安全有效的预防糖尿病发生。除此之外,亦可配合针灸、中药涂搽、中药熏洗、养生运动(八段锦、太极拳)等特色疗法,强健体魄,防止疾病发生发展。
03
辨证论治
中医治疗糖尿病,立足于宏观辨证,以调理病人的整个脏腑功能及整体健康水平为准则,不可认为就是单纯降糖,纵观历代消渴名方,均分别针对不同病症或滋阴清热,或疏肝健脾,或益气养阴,或滋阴助阳,或润肺生津……以达固本清源之效。
展开剩余64%04
三因制宜
中医治疗讲究三因制宜,即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更突显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个体化治疗原则,根据病人不同的体质和病症,甚至因季节和生活环境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治法。因人而异的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病人的不同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调整血糖,从而有效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05
改善症状
随着病程的进展患者容易出现口感、疲乏、多汗、四肢麻木、皮肤瘙痒、腹胀、便秘腹泻、视物模糊等症状,西医治疗目前无能为力,中医可以通过辨证施治,运用益气养阴、调理气血等药物改善机体状态。如我院内自制中成药丹心降糖通脉胶囊,具有滋阴补肾、活血通脉的功效,如患者有多饮、多食、消瘦、乏力等气阴不足的症状,即可对症治疗。
06
治疗并发症
中医药治疗可以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或者对某些早期的并发症具有逆转作用,如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医可以分期论治,不同阶段,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即病变前期多为气阴两虚,后期多为脾肾阴阳两虚,整个病程贯穿瘀血阻络,采用益气养阴、健脾固肾、滋补肝肾,活血化淤、利水泄浊等中药内服,配合中药灌肠,活血益气的中药制剂静脉滴注,可缓解患者头晕乏力、水肿、纳差等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尿蛋白、尿素氮、血肌酐等指标。自制中药消渴胶囊也取得很好的疗效。
07
弥补降糖的“失效”
口服降糖药继发性失效一直是临床上比较棘手的问题,而中药的内外治法可以协助降糖,减少口服药和胰岛素的用量,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相对于西药而言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08
治病求本
不同于西医的诊治思维,中医治疗疾病审症求因,治病必求于本,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这是辨证施治的根本原则,深入疾病的本质,抓住和解决好主要矛盾,对症下药,直达病所,才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一般来说,中医治疗糖尿病是最理想的治疗手段,即可增强降糖效果,又可抑制副作用,就能达到长期控制病情发展的目的,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降低死亡率的风险。
发布于:广东省